央企和世界500強企業競相落戶,國家級產業基地和世界級產業基地毗鄰而居,新港城初現都市風貌,現代物流連接國際國內大市場,港口張開巨臂熱情擁抱南來北往的貨輪和進江入海的“西洋艦”。港區管委會原副主任邢高前說,改革開放40年,一個國家級開發區在太倉長江邊強勢崛起。 親歷者名片>>> 邢高前,1944年10月出生,歷任太倉化建工業公司經理、鄉鎮工業局局長、經委副主任、計委主任,1992年任太倉港開發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1993年任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2004年10月退休,至今仍關注港區開發建設。 ■時任挪威首相給華蘇投產剪彩 1978年,太倉提出“以港興市”的發展戰略,申報成立太倉港經濟開發區。經江蘇省政府批準,太倉港經濟開發區成立(后更名為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被列為省級開發區,成為太倉開放開發的前沿陣地。 “1992年6月9日,研究籌建‘瀏家港’港區開發建設指揮部(后更名太倉港);1992年8月2日晚,召開港區開發建設指揮部門第一次全體會議;1992年10月28日,江蘇長江石化碼頭開工典禮舉行,太倉港打下第一根樁……”盡管已經離開港區工作多年,但邢高前保存多年的“工作記錄”,清晰記錄著港區開發起步的每一個設想、每一次會議、每一項決定、每一個項目。 據他回憶,港區開發初期,條件非常艱苦。1991年10月,太倉成立港口開發辦公室時僅有的4名工作人員是臨時抽調的,辦公場所、交通工具都是借用各單位的。1992年10月28日去參加江蘇長江石化碼頭開工典禮,那時港區集疏運不成體系,既沒有沿江高速和蘇昆太高速,又沒有滬浮璜公路和通港公路,只能從連接瀏河、茜涇、浮橋的瀏浮公路唯一通道進入。 港區開發留下了許多載入史冊的佳話。1995年11月9日,時任挪威王國首相布倫特蘭夫人不遠萬里來到太倉,專程為挪威海德魯公司與美國華美集團以及江蘇化工農藥集團共同投資興建的華蘇塑料有限公司正式投產剪彩。布倫特蘭夫人雖然日理萬機,但當她聽說海德魯公司在華最大的一筆投資項目進展得非常順利,得到了開放和友好的中國人民的熱情支持,特別是太倉人民的鼎力相助后,非常感動,執意來到太倉,留下了一段中挪人民友好合作的佳話。 ■3張國家級“名片”金光閃閃 長江入海口黃金岸線似玉帶纏繞,太倉港直接經濟腹地如璀璨明珠,三張國家級“名片”金光閃閃。26年奮進,港區收獲了太倉港成為國家一類口岸,太倉港經濟開發區晉升“國家隊”,太倉港綜合保稅區通過國家十部委的聯合驗收封關運作等3張“金名片”。 1996年11月8日,經國務院正式批準,太倉港一類口岸對外開放。“這拉開了太倉港對外開放的序幕,也奠定了太倉港后來成為國際化大港的基礎。”提起1997年1月18日參加太倉港開港儀式,邢高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說,如今的太倉港已經成為長江第一外貿大港、長江集裝箱運輸第一大港、全國木材進口第一大港、長江鐵礦石第一大港。 “2011年10月25日,國家級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揭牌暨2011太倉金秋經貿月開幕式在太倉大劇院舉行。”雖然離開港區開發建設工作多年,但他每次從媒體上看到港區發展時,都會感到振奮。他說,港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僅揭開了港區建設發展新的篇章,也標志著太倉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突破。 同樣是在媒體上看到,2013年5月13日,國務院正式同意批準設立太倉港綜合保稅區;2014年9月11日,太倉港綜合保稅區通過國家十部委的聯合驗收……老人常常是激動不已。他說,今天綜保區走出了一條具有太倉特色的海關監管區運作模式,開展的好多業務都與時俱進。 ■期待“一地一園一城”早建成 “‘四位一體’整體推進與高質量建設‘一地一園一城’盡管是兩個概念,但是都引領所處的歷史階段,也是一脈相承的。”拿出一疊報紙,老人對港區近兩個階段的開發理念進行了對比,對港區的未來更是充滿期待與憧憬。 整體推進港口碼頭、臨江產業、現代物流和新港城建設非常困難。“所謂困難,困在家里就難,走出家門就不難。”回憶當初的開發建設經歷,老人頓時精神一振。他說,27年來,港區團隊進行了新老更替,但是這種擔當作為、堅韌拼搏的精神沒有變,也成就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最具投資價值園區、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開發區、國內最大的高級潤滑油基地、江蘇省最大的PVC生產基地、長三角地區大型冷凍液化氣生產基地和江蘇省最大的電力基地,以及亞太地區第一、世界第三的造紙基地和世界級集裝箱生產基地等榮譽。 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港區建設沿江先進制造基地、臨港現代物貿園、濱江新興港口城市。“這樣的目標更具挑戰性,相信經過港區上下的團結奮斗,一定能夠實現。”老人的眼神突然變得堅毅起來,他說,現在港區提升骨干產業,做強智能裝備、功能材料、綠色能源、健康診療四大新興產業,高質量建設現代物貿園和港口城市。這些舉措都緊緊跟上了時代前進步伐。他希望,能經常去看看“一地一園一城”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