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閑置的電器電子類產品換取綠植,裝扮家庭環境;趣味環保小游戲接連上演,參與者有機會獲得小禮品……5月29日,科教新城常豐社區舉行了迎接“6·5”世界環境日環保宣傳活動。 記者在現場看到,參加活動的居民不下三四十人。他們帶來老式手機、收音機,用不上的充電寶、電飯鍋以及廢棄電池等物品,進行登記后,兌換了綠植。接著,他們踴躍參加垃圾分類趣味活動,在收獲快樂的同時增加了對環保知識的了解與掌握。 據主辦方介紹,舉辦本次活動旨在倡導低碳生活的理念,號召社區居民從家庭出發,將低碳環保融入生活,養成“環保就在身邊”的公民素養。這類營造環保氛圍的活動為數眾多,其共同背景之一是,我市正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穩步提升。 近年來,我市深入踐行“兩山”理論,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以全市域推進長江大保護為引領,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環境質量改善明顯。 “截至去年底,通過開展‘263’專項行動,全市關停并轉化工企業68家,整治‘散亂污’企業(作坊)2500多家,完成黑臭水體整治93條。去年,6個省考以上斷面水質達標率達100%,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76.7%,自然濕地保護率達72.4%,在全省各縣市中位居前列。”市污防攻堅辦有關負責人向記者提供了一組數字。 今年以來,省、蘇州市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多次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對照新要求、新任務,我市圍繞水、土、大氣等環境污染突出問題,精準施策、鐵腕治理,著力以環境改善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5月31日,記者來到擴建及提標改造工程已近尾聲的南郊污水處理廠,只見工地上的工人已經不多。建好的主體工程在藍天白云映襯下顯得頗為壯觀,作為我市第一批污水廠改擴建項目,它走在了蘇州甚至全省的前列。待正式投運后,它可為我市新增2萬立方米/天的污水處理能力。 今年,我市積極打好“碧水保衛戰”,緊扣“水污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管齊下,僅治理方面就計劃完成南郊、沙溪、瀏河、雙鳳4座污水廠擴建及提標改造工程,啟動城區、婁江新城、江城、岳王、璜涇5座污水廠擴建及提標改造工程,年內基本消除城區黑臭水體。同時,嚴格執行“河長制”“斷面長制”,強力推進“水岸同治”及污染源治理。 今年是我國首部土壤污染防治法實施的第一年,土壤污染防治的力度提升到了新高度。除做好固廢、危廢處理外,我市還深入開展土壤污染狀況詳查,逐步建立污染地塊名錄及開發利用負面清單,強化土壤污染治理修復及風險管控,嚴厲打擊非法轉移、處置和傾倒行為等,全力打好“凈土保衛戰”。 要碧水,要凈土,還要藍天。今年,我市從“減煤”“減化”,強化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治理,大力推進石油化工、印染、涂裝等重點行業提標改造,治理揚塵、機動車船舶污染等方面著手,努力打好“藍天保衛戰”。目前,相關工作都在穩步推進中。 污防攻堅戰的推進,既夯實了我市建設“現代田園城”的基礎,也帶動越來越多的市民增強環保意識,從而形成“人人關心生態環保、人人參與生態環保”的良好社會氛圍。正如科教新城居民張秀所言:“環境變好,我們每個人都會受益,支持環保事業責無旁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