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氣象信息,我市今天下午到明天陰有雷陣雨,雨量可達暴雨,強降雨時段主要在今天夜里到明天上午。請各地各部門根據預案,做好防御暴雨各項工作……”昨天上午9時許,市防汛防旱指揮部發出通知,要求各區鎮、各相關部門全面落實各項責任措施,確保全市平安度汛。 “6月17日,我市進入梅雨期,入梅后以過程性降雨為主,雨量分布不均。各地各部門需要切實落實防汛責任,認真做好各項應對工作。”市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相關人員告訴記者,我市常年6月16日入梅,7月10日出梅,梅雨期長達24天。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極端天氣發生次數依然頻繁,長江中下游地區可能發生較大洪水,水旱災害可能偏重,對我市影響較大,防汛形勢不容樂觀。為做好梅雨期強降雨防范工作,該辦近日專門發出通知,要求各級防汛機構全面進入實戰狀態,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抗大災,充分做好應對可能發生的洪澇、臺風、旱災等災害的準備,確保全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據介紹,今年是防汛防旱職能調整后的第一年,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有著特殊的意義。按照防汛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原則,我市建立市、鎮兩級防汛指揮體系。4月,市水務局與應急管理局完成了職能交接、轉隸人員上崗和工作機制銜接。市應急管理局和水務局建立了聯合協作工作機制,共同實行防汛值班,確保機構改革過渡期防汛搶險救災各項工作有序有效開展。 今年,我市將繼續落實《基層防汛體系建設實施意見》和《考核辦法》,推進八大體系建設。按自然村、住宅小區、企業等建立防汛網格,落實責任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實現網格化管理。每段堤防、每座閘站、每處積水區域、每處危房簡屋、每個安置場所落實防汛網格責任人。 做好防汛物資準備是確保安全度汛的關鍵舉措。目前,我市已按照“分級負責、分級管理”原則,建立市、鎮兩級防汛物資儲備。據統計,我市共儲備各級防汛物資有:袋類40.41萬只,土工布1.36萬平方米,排澇泵892臺,大型移動排水車3臺,大型移動發電機組9臺。沖鋒舟、橡皮艇4條。太倉市級儲備塊石5200噸,蘇州市級儲備塊石4500噸,省級儲備塊石5000噸。 此外,我市還圍繞提升防汛抗旱智能化水平,全市新建、改建40個水雨情測站,完成了沿江涵閘監控中心建設,進一步完善了我市水利工程調度監控平臺架構,并積極推進智慧水利一期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監測預警體系。 今后,全市各地、各部門將緊緊圍繞防范化解水旱災害重大風險,著力查隱患防風險、建機制補短板,全面落實各項防汛度汛措施,著力提升災害綜合防控和應急救援能力,全力做好各項防汛防旱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