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出租房都將客廳、陽臺、廚房進行改造變成房間,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內有五六個房間,住了十幾個人;有的群租房里面有多個液化氣鋼瓶,衛生狀況一塌糊涂;一間原來由客廳隔出的房間約20平方米內鋪了4張床鋪,而且樓道內亂停亂放電動自行車現象嚴重,堵塞了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這是去年底雙鳳派出所民警對新滬紫郡住宅小區進行安全檢查時發現的諸多安全隱患。 半年過去了,現在的新滬紫郡住宅小區變得怎么樣了?記者進行了探訪。 “把原來的隔板都拆除了,現在像這個房間也就住五六個人。”小區物業負責人帶記者看了多個改造好的群租房。記者發現,每個房間都配備了消防四件套(口哨、滅火器、手電及逃生繩)。 雙鳳“331”專班負責人告訴記者,新滬紫郡小區在新湖管理區中心區域,周邊都是工業企業,小區有近200戶群租房。“去年‘331’整治過程中,拆除了很多農村的違建群租房,所以像我們小區的群租房就變得更‘熱’了。”物業經理告訴記者,因此有不少房東把原來的房間隔成了更多間。 上海佳影洗滌有限公司就把3幢106室改造成集體宿舍,住了十多個職工。后經過整治分流,一戶只安排6個人。租住的員工小李表示,整治后他們住得更舒心,也更安全了。 在合規化改造過程中,一方面,雙鳳鎮各村、社區網格長根據掌握的群租房信息,對租戶進行逐一上門走訪,宣傳引導其選擇合規出租房;另一方面聯合社區民警對轄區二房東進行集中約談,開展消防安全隱患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培訓,講解出租房(群租房)合規改造標準,最大限度獲得“租”“住”雙方的支持與認可。 對于群租房合規化改造,工業區的企業負責人也紛紛點贊。富爾達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合規化改造,職工住得更安心了。 對不符合出租房管理規定的,雙鳳鎮依托基礎網格力量,發放出租房安全告知書及整改通知單,并責令其限期整改。通過多部門聯動,對到期依舊未整改的,采取限制措施,幫助其進行合規化改造,對積極配合檢查并自行完成房屋硬件條件改造的,由鎮政府按統一標準安裝應急照明燈、滅火器、逃生繩、防煙面罩等消防器材,筑牢安全防線,并引導更多房東主動整改。 經過半年多時間,雙鳳鎮各村、社區已累計完成合規化改造980家,占比62.53%。 為了確保不反彈,雙鳳鎮嚴格落實各村合規改造進度周通報機制,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同時,各村、社區依托綜治網格、輔警、物業建立巡查機制,進行長效管理。廣告: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