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太倉市生物醫藥產業園內,吳中星藥港項目正在建設當中:臨時圍墻、工棚、水泥道路都已建好,基建材料進場,吊車正在作業。 “該項目一期工程占地40.7畝,已于今年3月份完成供地,6月24日取得部分施工許可證并開工建設。該項目將建成集研發、辦公、孵化、服務、展示和生產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國際化標準新藥落地轉化及高端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的綜合生產基地,計劃于2020年9月竣工投用。”沙溪鎮有關負責人在現場告訴記者,“二期工程占地約160畝,計劃于2021年初完成供地。” 作為2019年度我市5個省重大項目之一,星藥港項目總投資30億元,注冊資本3億元,總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建成后將引進研發企業50余家,其中生物醫藥產業企業30余家,達產后5年內預計可實現年銷售額20億元,實現稅收1.5億元。 “當前,沙溪正在全力打造‘生物制藥小鎮’,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的勢頭十分強勁,50余家生物醫藥企業正在這里發展壯大。星藥港項目與另一個省重大項目七溪生物硅谷一起,構成了驅動沙溪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雙核’,影響舉足輕重。”沙溪鎮有關負責人表示。 一個大項目的順利落地,離不開各級政府的推動,星藥港項目有關負責人對此頗有感觸。“一期地塊原本存在污水管道,如不遷移,勢必影響項目建設。我們反映這一情況后,政府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正常需要三個月才能完成的污水管道改移工程,為項目早開工奠定了基礎,也為今后項目投產解決了工業污水接管問題。” 不僅于此,在星藥港項目推進過程中,我市還強化主動服務,著力從體制機制創新、資源要素集聚、審批流程再造等領域求突破,切實解決制約項目建設的難題和“堵點”。 據悉,我市充分發揮市重點項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市領導掛鉤聯系重點項目等機制的作用,做好星藥港項目的進展跟蹤、協調調度、要素保障等工作。在星藥港項目正式報建之前,先行組織發改委、住建局、行政審批局、生態環境局等涉及項目各項前期工作的部門主動與建設單位進行聯系,為項目出具咨詢報告及報建計劃,有針對性地指導建設單位做好報建相關準備。 我市尤其注重利用好重點項目“高效審批”機制的優勢,為星藥港項目開通“綠色通道”,采取“模擬審批”,并委派代辦員全程實時跟進星藥港項目報建進度,為項目提供事項申報、材料整理、系統填報、部門溝通等服務,確保報建過程順暢、高效。我市還充分利用土地招拍掛、公示等等待時間,對后續事項提前進行實質性審查;推出“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電子報批”,實現事項在線申報及審核、全程“不見面”審批。提前進入現場探勘環節,在質監、安監申報的同時即進行現場踏勘。 通過上述舉措,星藥港項目從立項到取得施工許可證僅用時16個工作日,比省委、省政府確定的“3550”目標節省了34個工作日。 接下來,我市將協助企業協調蘇州圖審中心盡快完成星藥港項目一期其余建筑的施工圖審,推動項目一期全面開工。同時,盡快完成二期項目相關土規調整、指標覆蓋等,實現二期供地,力爭早建成、早投產、早達效。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