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加快構筑“1115”現代產業體系,深入實施扶優扶強民營經濟“1123”行動計劃,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工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上半年,實現規模產值1114.8億元,同比增長2%,保持了平穩增長勢頭。 重點產業和企業作用突出 瑞鐵機床(蘇州)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油電混合數控折彎機,一直以“綠色+智能”搶占行業發展制高點,引領行業發展。公司落戶城廂鎮以來,產值實現連續高速增長,前年產值為1.11億元,去年達到1.72億元,今年上半年實現產值1.29億元,同比增長82.3%。 圍繞5G通信線纜材料要求,中廣核高新核材集團有限公司從材料阻燃性、爽滑性、耐候性和光電復合等四個需求方向入手,為客戶提供各類通信線纜材料解決方案,目前已有9種以上產品可以從容應對5G新要求。 同樣,在生物醫藥領域風生水起的蘇州弘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開發出了10個國家級新藥、40多個基藥品種和100多個規格普藥品種。目前,弘森藥業正在籌劃上馬三期工程,爭取年銷售額早日突破15億元。 1月至6月,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三大“1115”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產值784.8億元,占規模工業比重70.4%。產值百強企業實現產值713.6億元,同比增長3.9%,拉動規模工業產值增長2.4個百分點。34個規上新增長點項目新增產值31.6億元,其中新大洲新增產值16.3億元。 智能制造增強工業發展后勁 智能制造是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也是太倉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構建自主可控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突破口。 江蘇寶潔有限公司太倉工廠是寶潔公司在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方面的先鋒隊。從去年開始,該公司在整個端到端供應鏈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成功整合了從供應商環節、生產制造環節、包裝環節、質量檢測環節、倉儲運輸環節以及客戶收貨等各環節下的綜合信息,提高了整個供應鏈的協同運作水平,在降低庫存和生產成本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客戶訂單滿足率。 新大洲本田太倉工廠集摩托車、電動車整車及零部件研發、生產于一體,于去年8月投產。太倉工廠通過智能化生產方式,具備年產100萬臺整車的生產能力,年產值50億元,年納稅近4億元。這也是我市第一個從事摩托車整車生產的企業。從非洲、亞洲,到美洲、歐洲,截至目前,新大洲本田產品已先后走進全球105個國家和地區。 上半年,全市168個技改項目完成投資36.9億元,同比增長2.8%,技改占工業投資比重達54.4%。5000萬以上技改項目完成投資29.7億元,同比增長29.7%,占所有完成技改投資的80.5%。目前,全市共有13個省級智能示范車間、20個蘇州市級智能示范車間、18家江蘇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 民營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民營經濟是推動我市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主體,也是高質量建設“兩地兩城”的堅實力量。 太倉展新膠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剛剛獲評我市2019年“科技小巨人”企業,其主打產品是OCA光學膠片,在國內光學膠模切領域占有絕對優勢。去年,該公司總銷售額達3.9億元。今年上半年,銷售額達2.3億元。公司負責人表示,隨著5G時代即將到來、物聯網的高速發展,OCA光學膠片將在“人工智能、車載顯示、柔性顯示、智能家電、傳感器”等硬件上大量使用,未來5至10年,公司的銷售額將會以20%的速度遞增。 今年上半年,我市又新注冊5000萬元以上民營企業15家,其中工業企業6家。全市104家重點企業中工業企業85家。這85家工業企業1月至6月完成產值236.9億元,同比增長23.9%。我市有32個項目列入2019年度省重點技術創新導向計劃項目庫,并推薦中集冷藏物流等3家企業上報國家單項冠軍。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