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首個富裕型“長壽之鄉”,早在上世紀80年代,太倉就步入了老齡化社會。近年來,太倉的老年人口更是持續增長,截至2018年底,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5.41萬人。 發放高齡老人尊老金,提供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新建、擴建養老機構,打造遍布城鄉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購買老年人團體意外傷害險,組織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老年人免費乘坐公交車……太倉推出一系列養老惠民政策,滿足不同老年群體的養老需求,全面構建起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補充、文化養老為特色的醫養結合、互助發展的養老服務工作體系,讓全市老年人更好地頤養天年。 居家養老 貼心服務送上門 “現在的生活真開心,還給我們老人上門服務。”瀏河鎮東方社區的沈慶生今年85歲,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前兩年,沈慶生的老伴多次住院,他自己的身體也大不如前,于是就向社區申請了居家養老服務。作為援助對象,他每個月可以享受36個小時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每周一三五早上,居家養老服務員錢建英就會來到老人家中,為他搞衛生、洗被子、買東西等。“小錢對我們很好,什么臟活累活都愿意干,我們對她都特別滿意。”說起錢建英,沈慶生有夸不完的話,“有時候實在沒什么事做,她也不肯休息,還給我們做點心、包粽子。” 2007年,太倉開始探索居家養老服務模式。2013年,我市開始大力推進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在市鎮村三級全面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專業社會組織為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免費“助醫”“助潔”“助餐”“助浴”等“十助”服務。同時,建設居家養老信息平臺,通過網絡系統與呼叫終端機的連接,將各類生活服務、醫療急救等服務延伸到老年人家中,讓老人足不出戶,不用記號碼,只需通過一鍵呼叫就可以得到想要的幫助與服務。2016年,我市還啟用“頤居樂智慧養老服務平臺”,為所有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老年人進行二維碼張貼、定位以及信息采集,實現安全快捷高效的現代養老服務。 當前,對我市戶籍符合條件的失能、半失能的生活困難老年人和特殊對象提供每月最高48小時居家養老政府援助服務,對全市80周歲以上老年人按每人每月享受4個小時居家養老政府補助服務。目前,全市2萬余名老年人享受到居家上門服務,大大改善了生活質量,提升了幸福指數。 社區養老 家門口安享晚年 早上8時45分,沙溪鎮新建村村民王美娟和往常一樣,準時來到家附近的日間照料中心,與村民們一起做起操來。“多虧了這個新建的日間照料中心,讓我們散居的老年人有了活動的好去處。” (下轉第8版)
伴隨著一項項養老惠民政策先后出臺,一個個養老實事工程接連完工,太倉老人得到的實惠越來越多,生活質量也越來越高。吃不愁、病不憂、孤不獨、樂有伴,在太倉,千千萬萬老年人用他們自己的行動,詮釋著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采訪中,很多受訪老人和養老機構服務人員坦言,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的成家立業,他們的父母已經逐漸步入老年人行列。這種“421”家庭結構的大量出現給社會養老和家庭養老帶來很大壓力。政府通過積極調動現有資源、協調市場運作的方式提供各類專業化養老服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養老壓力。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