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工作領跑全省。近日,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在南京召開“2017年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縣項目驗收工作會”,我市在溧陽、海門等19個創建縣(市、區)中,以95.88分奪得第一名。 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是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兩年,我市以項目實施為抓手,著力加快服務體系建設,農機裝備水平和規模經營服務能力全面提升。2018年底,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達94.9%,耕整地、種植、植保、收獲、烘干、秸稈處理六大環節機械化水平均超過考核評價標準要求,全市7個涉農鎮(街道)全部通過“糧食生產全程機械示范鎮”創建驗收。去年,我市還被農業農村部列入全國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 提升糧食生產六大環節機械化水平,是整體推進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兩年來,我市以全省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市)創建工作為抓手,緊緊圍繞“促整體、補短板、提水平”的建設要求,全面加快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步伐,烘干、秸稈處理等多項工作走在蘇州乃至全省前列。 截至2018年,我市擁有大中型拖拉機903臺,旋耕機等耕整地配套機械2039臺,稻麥耕整地機械化水平達100%;在役乘坐式水稻插秧機557臺、小麥播種機520臺,稻麥種植機械化水平達84.7%;在役各類植保機械1082臺套,高效植保機械化能力達100%;在役高性能聯合收割機457臺,稻麥機收水平達100%;在役谷物烘干機222臺套,批次烘干能力為2992噸,糧食機械化烘干能力達100%,其中產地烘干能力達95.6%;在役秸稈還田機1300臺、秸稈撿拾打捆機65臺,稻、麥秸稈機械化處理水平達92.4%。 據介紹,盡管我市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工作得到了快速發展,但依然存在一定的薄弱環節。今后,我市將進一步轉變思路,加快由重視機具發展向機務管理轉變,在鞏固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基礎上,加快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培育新型農機服務主體;結合農機維修社會化服務、互聯網+技術等,打造區域農機應急救援中心和維修中心,以提高整體農機化服務水平。在全市7個農業鎮區建設鎮級農機化服務中心,進一步完善村級農機服務體系,全市形成市、鎮、村聯動的農機化服務網絡。同時,還將重點打造一批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為各類生產主體提供全過程、全要素的機械化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