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間燈火通明、設備高速運轉,戴著口罩的員工各司其職……連日來,我市吹響了企業復工復產的“沖鋒號”,各區鎮企業在復工之后開足馬力趕訂單,處處呈現出一片火熱的生產場景。 記者從市工信局了解到,按照“能復則復、應復早復”的要求,該局高效率做好企業復工前和復工后的統籌協調、服務保障工作,為全市企業有力有序復工復產打下堅實基礎。截至2月17日,全市產值百強工業企業復工率達100%,規模工業企業復工率達90%以上。 港區高新區當好“領頭雁” 位于港區的太倉中化環保化工有限公司,向來以極嚴格的管理而名聲在外。這段時間,該公司通過建立職工健康臺賬、做好應急物資保障、落實消殺防疫制度、劃定合理活動區域等一系列舉措,安全有序實現復工復產。 “指揮部及‘一辦九組’相關人員嚴格落實責任,雙休日全天到崗履職,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港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江蘇寶潔有限公司復產60%產能,太倉中集集裝箱制造有限公司產出1000只集裝箱,高端潤滑油生產基地全面復工。此外,港區有126家服務業企業進行了復工備案,重點服務業企業除了市場、公園、影院等9家容易造成人員集聚而暫緩復工之外,107家重點服務業企業已經復工82家。綜保區內13家運營企業全部進行了復工備案。 在我市另一個工業主戰場高新區,記者獲悉,該區通過制定出臺并嚴格落實企業復工“八個一”告知書、實施重點企業領導掛鉤服務機制、加強企業分類指導服務等工作舉措,全面壓緊壓實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高新區積極落實企業租金減免,涉及企業369家,建筑面積51.7萬平方米,已減免租金2520萬元。此外,高新區還緊抓各工業園區、集宿區等重點區域疫情防控工作,各點位物業公司嚴格開展日常防疫工作,對各公共區域每日至少進行兩次消毒。 受疫情影響,部分已復工企業面臨人員異地通勤不暢、上下游供應商尚未復工等問題,高新區積極發揮企業掛鉤聯系機制作用,幫助企業辦理通行證,對區內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加強指導,幫助其加快復工步伐,對異地關聯企業,積極聯系市級部門幫助協調解決。 全方位防控護航生產 蘇州捷賽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專業生產各類糧食加工機械,公司積極采購防疫物資,調整食堂布局,嚴格實施測溫、消毒等各種防控措施,是城廂鎮首批復工的企業之一。公司副總裁張毅告訴記者,目前公司產能恢復到正常水平的30%左右,預計下周可以達到72%。 在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十二條”政策出臺后,城廂鎮迅速貫徹落實,并堅持抗疫情、保運行“兩手抓”,支持、幫助企業渡難關。 近段時間,沙溪鎮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推動組織各類生產企業開工復工,做好企業、單位返崗復工后的防疫措施;鎮三套班子全體領導按掛鉤安排集中走訪了全鎮162家規上及重點企業,切實解決企業面臨的具體問題,指導幫助已復工企業加快運轉盡快達產,督促未復產企業抓好各項保障,早日實現復產。 在瀏河鎮,每家企業在復工之前,該鎮企業防控組均要到現場清點企業防疫物資儲備是否充足,檢查企業是否做好全面消殺工作,是否制定完善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等,并指導企業做好復工人員健康教育宣傳。同時,該鎮還積極督促企業認真履行疫情防控企業主體責任,嚴格落實企業復工要求,保障員工安全健康。 抓重點解難點有亮點 “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們不僅儲備了6000只口罩以及充足的次氯酸鈉、75%酒精等防疫物資,還出臺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怡球金屬資源再生(中國)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浮橋鎮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采取鎮領導掛鉤、工作人員分片的方式,重點對接規上及重點企業,切實解決企業面臨的具體問題,協調企業有序復工。同時,該鎮由網格員督導網格內企業做好防疫工作,采取一日兩次體溫監測、人人佩戴口罩、重點區域每日消殺、食堂分批隔開進餐等諸多措施,在保證企業平穩生產的同時確保安全。 璜涇鎮針對區域內民營企業多的特點,堅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對鎮域企業開展拉網式督導檢查,并分批次、有計劃,分行業、分領域指導企業做好復工復產工作。該鎮立足“防”得住,著眼“開”好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創造條件積極穩妥組織企業復工復產。 雙鳳鎮賽納科創園集聚10多家企業,情況各不一樣,人員、復工情況也非常復雜。為此,該鎮“對癥下藥”,專門制定相關政策,為園區內企業順利復工復產鋪平道路。該鎮還劃定慶豐、鳳中、黃橋、泥涇、維新、新湖六大工業網格,將責任明確到工業口各部門相關人員,全力保障企業復工復產中的各項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