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棟棟橘色樓房鱗次櫛比,一名名戴著頭盔和口罩的工人正在工地忙碌。3月10日,昭衍生物硅谷項目一期5號地塊,濃縮著沙溪鎮建筑領域復工的繁忙景象。 “作為2018年省重大項目,昭衍生物硅谷2月底就復工了,一期工程覆蓋2號、5號、8號地塊,其中2號、5號地塊施工進度相同,主體工程已經竣工驗收,目前正在開展市政工程收尾,8號地塊將在3月底正式開工建設。”市生物醫藥產業園管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悉,2號、5號地塊所建載體將在今年上半年交付使用,目前已吸引了眾多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企業前來考察、洽談、落戶。落戶項目包括百因諾生物醫藥CDMO項目、蘇州啟辰生物科技項目、蘇州慶森醫藥試劑項目、械家醫療器械項目等4個。其中,百因諾一期投資3億元,建設生物醫藥CDMO商業化基地,預計5年內實現納稅5000萬元。在談意向項目共有7個,包括森美體外診斷試劑項目、瀚海新酶產品項目等,前者投資預計可達1億元。 昭衍生物硅谷項目一期開發200畝土地,規劃在3個地塊打造3個各具特色的子園區,分別為生物醫藥研發產業化服務平臺、醫療器械研發生產基地及基于自主創新的新藥創制中心。其中,即將開工的8號地塊占地127畝,規劃建設面積13.88萬平方米,打造新藥自主創制中心。 “新藥創制中心將緊緊扣住生物創新藥、新型制劑及高端仿制藥的研發、生產這一定位,依托昭衍新藥和蘇州七溪整體打造的醫藥研發、分析檢測、工藝開發及商業化生產的生物醫藥服務平臺,為落戶的自主創新生物醫藥企業提供產業服務,加快入園企業在新藥研發、臨床研究、中試放大、商業生產等各個環節的推進速度,凸顯出產業上下游的集群優勢。”昭衍生物硅谷項目負責人表示,項目方還將搭建包括生物醫藥產業基金、產業上下游配套、企業運營配套在內的全方位研發、生產、運營服務平臺,助推入園企業加速發展。新藥創制中心投運后,預計引進生物醫藥創新企業超50家,中心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可超10億元,納稅可超1億元。 不僅僅是昭衍生物硅谷,市生物醫藥產業園內其他5個在建省市重點項目也均已在2月底復工,人員到崗率達90%。其中,省重大項目太倉星藥港一期已完成工程量的45%,華益美體外診斷試劑項目正進行主體建設,年底可基本交付使用,賽業總部研發中心項目完成地基工程,賽業模式生物SPF級大小鼠項目今年1月開工,預計4月可投入使用。此外,桀亞萊福、邁諾仕、聰明制藥等新引進項目的供地工作也已迅速啟動。 復產方面,園內企業目前復產率達100%:信立泰(蘇州)藥業加班加點生產首支新藥注射用重組特立帕肽,完成了第一批訂單并進入醫院銷售;金普諾安加大蛋白酶K的生產力度,以確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重要原料的供應;昭衍新藥作為國內藥物非臨床評價最完整的平臺,正與研發企業共同承擔起抗擊新冠病毒藥物的評價工作……園內招商引資也取得重要突破,新簽約10個項目,總注冊資本10.42億元,總投資達33.45億元;在談項目20余個,其中產業化項目10余個。 “這次疫情的發生,催生了生物醫藥產業的加速發展。我們抓住契機,全力以赴推進全鎮企業的復產、工地的復工、項目的落地,果斷兌現落實太倉‘惠企十二條’政策,為企業采購防疫物資提供補助,補貼企業房租16家。推行項目全過程、全鏈式服務,鼓勵、幫助企業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及早復工復產,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落下的進度趕上來。從目前來看,這些舉措成效初現。”沙溪鎮主要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依托園區在科技創投、招商引資、服務管理、載體儲備等方面的累積優勢,強化項目招引不斷線、項目轉化不松勁,為全市實現“22321”產業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