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環境都在整治,太倉又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但陸渡社區的西花園街上卻有一處由很多集裝箱改裝的違建,存在了多年,一直沒有人管。”近日,有市民向融媒體中心反映了這樣一個問題,并希望相關部門進行整治。 老板 作倉庫不住人,沒人會管 市民反映的這處違建位于西花園街的中段,金灣名邸南側,附近還有很多店鋪。記者在現場看到,違建北側有一幢兩層民房,東南西三面都排放著集裝箱,共有八九個。有的集裝箱經過了改造,安裝了窗戶,從窗戶可以看到里面存放著電器、廚房用具、調味品等,有一個窗戶上還貼了“倉庫招租”的字樣。這么多集裝箱成了倉庫,儼然一個“倉儲中心”。 其中有一個集裝箱被改造成了一個小電器店,銷售冰箱、洗衣機、空調等。老板表示,這些集裝箱都是他的,一個自己開店用,其他的都作為倉庫出租。現在有一個空的,對外招租的話一年6000元,租金一年一付。 “現在各地都在拆除違建,這里會不會也拆?”當問起該集裝箱“倉庫”會不會被拆時,這位老板表示,城管來看過的,他們說只能做倉庫不能住人。“對面的早餐店租了集裝箱,并在門口加工早餐,城管都不管,我們只做倉庫用,盡管放心,不會有人管的”。 城管 集體土地違建,不歸我們管 究竟集裝箱“倉儲中心”歸誰管?記者隨即電話聯系了市城管陸渡中隊。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此前也接到了市民對于這一處集裝箱違建的舉報,中隊到現場進行了排查,還調取了相關資料,發現這塊土地不屬于國有土地,因為城管管的是國有土地上面的違建,而這處是集體土地的違建,“我們管不了”。 這位工作人員還解釋,雖然大家在集體土地上違建的拆除現場也都能看到城管在參與,但那樣的行動中,城管都只是作為協助部門參與,并不是牽頭執法的部門。 在否認城管曾向老板表示只能做倉庫,不能住人后,這位工作人員建議記者到陸渡社區作進一步了解。 社區 當倉庫的話,問題也不大 “如果開店肯定是不行的,肯定要去整掉的;就當個倉庫的話,我想問題也不大。”記者來到陸渡社區,一位社區工作人員這樣介紹道。 這位工作人員同時表示,現在陸渡街道各個村都在加大力度拆違,村民主房外面自建的小房,超了兩間就要全部拆掉。這些集裝箱肯定屬于違建的范圍,不知道哪里拉來的,而且地都是占用的集體土地。環境整治是今年的工作重點,現在又在大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些集裝箱早晚都會拆。 記者還發現,因為有了這些集裝箱的遮擋,現場西側的環境很差,有私種的菜地,也有亂扔的垃圾。既然明知是非法占地、出租牟利的違建,而且全市上下都在沖刺文明城市創建,那這處集裝箱“倉儲中心”又為何能盤踞多年?什么時候又能拆除?本報將繼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