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支撐。我市緊緊圍繞智改數轉這一重要抓手,以構建智能化、數字化生態體系為主要路徑,強化政策引領、產業導向、典型示范及要素保障,推動以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重點的制造業模式變革,全力打造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融合發展的“太倉智造”新格局。 ■服務平臺助力制造轉型升級 位于高新區的蜂巢智造云科技(江蘇)有限公司依托蜂巢汽車零部件工業互聯網應用中心,并結合我市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工作,圍繞診斷和咨詢服務、生產管理改善服務、工業APP應用服務、智能制造人才培養服務等方面,為我市工業企業發展賦能增效。 該公司總經理郭俊躍介紹,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精益數字化診斷服務,從采購供應、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等八個維度分析,梳理企業的難點、痛點問題,為企業規劃實現精益數字化生產的路徑,提供智能制造執行系統,幫助他們優化設備利用率及生產效率。 記者了解到,該平臺已先后獲評江蘇省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國家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目前已與30多家太倉汽車零部件企業簽訂工業互聯網平臺搭建或診斷協議,計劃每年推進太倉市級工業互聯網標桿項目25個。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組織200余家企業參與智能工廠、車間診斷服務及智能制造成熟度測評,以機構診斷、政府買單的形式,為企業提供公益性的“號脈問診”服務。 ■工業企業加速向數字化邁進 走進裕克施樂塑料制品(太倉)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自動化程度非常高的生產場景,每臺機器都在不停地運轉著,但員工卻很少。張文軍是公司4D車間技術員,他表示,自從車間上了智能化系統之后,他只需要坐在辦公室里就可以操作這些系統,并且在第一時間發現生產上的任何問題。 不久前,這家公司剛剛通過了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貫標專業審核組現場審核,認定公司具備“領域級——AAA級”水平,成為全國第一批通過現場評定的企業。近年來,公司將信息化、自動化、標準化與模塊化建設相結合,形成了一個自驅動、自優化的完整的智能制造工廠體系。工廠依據內部業務流程需求開發設計,建立起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一整套數字化智能制造系統。通過工業互聯網的技術手段實現資源優化和個性化產品快速開發,實現智能制造車間(單元)的柔性制造、協同制造。 近年來,市工信局大力推進兩化深度融合,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積極挖掘和培育兩化融合重點企業,引導企業分級分類開展新型能力建設和實現能力等級的不斷躍升,使企業加速向數字化邁進。截至目前,我市累計獲評工信部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4家、省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45家,其中36家企業通過管理體系貫標評定。 ■“十百千”工程推動智改數轉前行 今年我市明確將智改數轉作為“一號任務”,出臺《關于推進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措施》,進一步推進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發展,加速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市工信局負責人告訴記者,面對智能制造的大潮,我市正大力實施“十百千”工程,即創建十大省級以上標桿項目、打造百家蘇州市級以上示范項目、實現我市千家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應用。計劃到2022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全覆蓋。 我市圍繞完成600個智改數轉項目,覆蓋500家規上企業的年度目標,從排需求、促對接、抓入庫、增投入、創示范著手,全程推進,環環相扣。目前,全市已實施項目850個,已完成項目558個,覆蓋規上企業445家,完成項目數和規上企業覆蓋率分別達到年計劃的93%和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