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來太倉調研長江大保護工作,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把長江大保護作為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抓在手上,久久為功持續改善長江環境質量,奮力推動長江經濟帶蘇州段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走在前列。蘇州市領導潘國強、吳曉東,我市市委書記汪香元,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胡衛江等參加調研。 七浦塘是太湖流域陽澄淀泖區五大骨干通江河道之一,七浦塘生態修復工程占地面積1500畝,完整保留了原有河堤、水杉林、濕地水系等生態基質。曹路寶巡查了由他擔任河長的七浦塘,檢查建成的濕地公園管理情況,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強調要更大力度做好沿線控源截污等工作,不斷改善水質,營造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廊道。 太倉港擁有38.8公里長江岸線,碼頭泊位95個,航線總數達216條。曹路寶來到四期碼頭,仔細了解太倉港最新運營情況,并圍繞下一步發展與相關負責同志展開深入交流。他指出,太倉港要深入貫徹落實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強化與上海港、寧波港等港口的戰略協同,積極提升服務能級;全市要加強統籌協調,不斷做大做強蘇州港,更大力度助推港口與城市、產業聯動發展。 緊鄰太倉港城組團污水處理廠的生態濕地處理凈水工程,采用“復合垂直流濕地+表面人工流濕地+沉水植物塘”的工藝,每日可處理尾水3萬立方米。曹路寶指出,這一做法值得大力推廣,要讓尾水處理濕地公園逐步成為污水處理廠的“標配”,并向社會開放,著力打造成為水環境治理的科普基地和市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調研中,曹路寶對我市近年來推進長江大保護取得的一系列階段性成果給予充分肯定。 曹路寶強調,扎實做好長江蘇州段保護工作,對維護長江流域整體生態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要堅決扛起政治責任,自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把總書記關于長江大保護的要求在蘇州全面落實到位,把治理好長江蘇州段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做好“水安全、水生態、水資源、水文化”四篇文章,統籌協調、綜合施策。要始終堅持生態優先,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以最嚴標準做好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確保供水安全;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國省考斷面水質全面達標;不斷加大監督執法檢查力度,推進水上運輸污染防治;嚴格落實項目審批管理,推進沿岸低端低效項目整治。要持續推動綠色發展,總體規劃生產、生活、生態岸線,管理和使用好每一米沿江岸線,圍繞防洪、生態、景觀等功能,科學有序推進江心洲等開發利用。要充分利用蘇州豐富的深水航道資源和臨滬近海的航運優勢,推動全市港口一體化管理,切實將長江蘇州段打造成“黃金水道”。要層層壓緊壓實責任,全市域一體化推進長江大保護,各地各部門要加大工作力度,專業化、項目化、責任化落實各項目標任務,確保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保護一江清水、兩岸蔥綠,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為“江尾海頭”的太倉,開展長江大保護責任重大。在新一輪發展中,我市充分利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機遇,實現“一張藍圖”引領長江大保護各項工作。制定出臺《長江環境大整治環保大提升“2982”專項行動方案》,深入實施生態環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扎實開展長江大保護“百日攻堅”“三化五治”等專項行動。緊扣“11155”產業發展目標,調優調綠產業結構,持續做大產業集群、做優產業生態;強化工業企業資源集約利用差別化等政策,全力推進國土空間全域整治;深入實施智改數轉“十百千”工程,推動紡織加彈、石化電力等傳統“兩高”產業加快轉型升級;堅持以畝產、效益、能耗、環境論英雄。錨定“現代田園城、幸福金太倉”目標定位,充分發揮濱江優勢,為生態留白、為發展增綠。“一心兩湖三環四園”城市生態體系持續完善,自然濕地保護率達72.4%,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1.1%。通過守護一江清水,推動綠色發展,長江太倉段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