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綠化、亮化等“九通一平”設施建設到位,掩映其間的現代化車間高大氣派……日前,記者來到太倉生物港采訪,看到這一項目進入招商運營階段。 “生物港三期項目已通過竣工驗收,于2021年10月取得不動產權證,項目由港區投資公司投資建設。”港區投資公司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于2019年11月開始施工,總建筑面積約4.6萬平方米,包含6幢GMP標準車間,車間為4層或5層框架結構。 生物醫藥產業作為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創新發展戰略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瞄準這一產業趨勢,港區按照“醫械、醫療、醫藥”三醫并舉的產業定位,構建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基地的“三級跳”創新創業服務體系,規劃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生物診斷試劑專業園區——太倉生物港等載體,沿著體外診斷、植介入治療器械和再生醫學材料三個維度著力招商引智:體外診斷產業鏈主攻上游的原料、中游的試劑和下游的設備;植介入治療器械重點引進心腦血管器械、口腔和眼科器械、微波治療等;再生醫學材料著力建設研發平臺,開發生物補片、可吸收止血夾、骨科修復等高端醫療器械。 生物港規劃建設公共服務中心、孵化加速中心、產業中心、公用工程及檢測中心4個區域,規劃面積超過700畝,其中,融創科技啟動生物港園區建設約250畝,前三期已建成,總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2022年擬啟動四期建設。作為省眾創空間和省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太倉生物港一期工程、二期工程投入運行后,吸引了百德、恒度生物、中新棠國業等30多家優質企業入駐,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比如,恒度生物突破國外“卡脖子”技術,自主研發生產系列納米微球,保障國內IVD原料供應鏈安全;海苗生物攻克了新冠病毒變異株檢測難題,取得美國FDA緊急使用授權認證; 中新棠國業在納米氧化鋯的基礎上,建設活性骨粉研發平臺,產品可實現骨組織缺損修復和再生;百德微波消融針及儀器行業領先…… 在前期項目的基礎上,10月20日,北京思納福數字PCR檢測設備及試劑、南京博視眼科手術機器人及美瞳、北京美立刻醫療器械等6個項目成功簽約。據了解,生物港三期還有近20個在談項目正有序推進,有望明年開春再簽約入駐一批優質項目。 “現在,這個園區的產業化項目迅速增多,不少企業在入駐幾年內實現從千萬元投入到估值超億元的躍升,競相從租賃一層樓向租賃一幢樓轉變。”港區投資公司負責人表示,他們秉承“打造精品工程”的理念,發揚“精益求精、精工細筑”的精神,高標準建設生物港三期項目。建成后的生物港三期項目將助力港區引進更多的高端人才和團隊,為港區生物醫藥產業鏈式發展、集群化發展提供優良的載體配套和營商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