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商務部歐洲司召開地方對歐合作園區視頻聯席會議,為地方對歐合作園區搭建交流平臺,增強工作合力。會議要求,地方對歐合作園區要保障產業鏈穩定,以對歐合作園區為載體,培育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吸引關鍵要素集聚,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爭做促進區域協同開放、服務國家戰略的創新平臺,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確立新定位、擔負新使命 。我市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胡衛江在太倉分會場出席會議,并作為省內唯一地方對歐合作園區代表發言。 一直以來,對德合作都是太倉的重點亮點工作。會上,胡衛江介紹了太倉對德合作情況。他說,太倉已初步構建覆蓋產業、文化、教育、城建等各領域的全方位對德合作格局,對德合作已成為太倉的靚麗名片。自1993年第一家德企落戶,太倉已集聚德企超400家,總投資超50億美元,年工業產值超500億元。600多家民企和德企開展深度合作,形成中德企業共生共融的發展局面。太倉將持續建強高端對德載體平臺,持續優化“雙元制”教育特色品牌,持續構建多維度德式文化場景。常年在太工作的德國人超過3000名,太倉成為越來越多德國人的“第二故鄉”。 太倉“中德企業合作基地”是迄今唯一一個由商務部和德國經濟部聯合授予的對歐合作園區,具備打造對外開放優勢平臺的良好條件。下一步,我市將繼續加大對上爭取力度,全力打造升級版“中德企業合作示范基地”,推動建立太倉對德合作推進工作機制、搭建高規格對德合作活動平臺,為地方對歐合作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副市長王莉萍出席會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