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22日,勝利村地塊上,約6成居民交鑰匙騰房;古松弄地塊上,居民和商戶完成評估的超過了9成;原城三小地塊上,工作人員正在抓緊做宣傳和摸底工作,為下周入戶評估做好準備……古松弄、勝利村、原城三小地塊城市更新動員大會召開僅僅半個月,三個地塊上就彰顯出了城市更新的“太倉速度”。 22日上午,記者剛從小北門街走到勝利村村口,就能聽到此起彼伏的挖機鑿墻聲、大錘砸墻聲,以及吊頂等被拆下時發出的“嘩啦”聲。村口的幾幢房子連門窗都已經被拆去,只剩下了空殼。記者走進一家院子,可以看到院中堆著拆下的吊頂、門窗等,可以回收利用的鋼窗、鋁材等堆放在一起,其余的舊木條、板材也放在一起,院子中被堆得滿滿當當。小心穿過院子后,記者來到屋中,里面只剩下一些廢棄小家電、衣服和拆窗時捅下來的碎玻璃。 往里村走,可以看到不少已騰空的房子、院子中都有穿著施工馬甲的工人在干活,有的在拆房子的吊頂,有的在拆院中的棚架,還有的在整理拆下的鋼材、鋁材。正在用長棍捅窗玻璃的孫師傅告訴記者,他和兩個同事今天就拆這一座已騰空的房子,兩個同事負責拆吊頂,他負責門窗的拆除,拆窗時要先把這些玻璃全捅掉。拆房子也有工序,和蓋房子相反,他們正在做的其實是房子拆除的第一道工序,就是把房子里的門窗等全拆掉,然后再由挖掘機來作業。 “你站穩點,當心點!”在村子的中間,記者遇到了正在騰房的王阿婆,她一邊捆扎著一些紙箱,一邊叮囑正在簡陋的浴室中拆浴霸燈的老伴。王阿婆介紹說,她家的房子是1988年建造的,要拆遷了,能換新房子是好事、喜事,但住了30多年,對老房子總歸有些舍不得,“協議早就簽好了,東西也馬上就搬完了,搬完了就交鑰匙”。 勝利村里既有私房也有公寓房,勝利村5-1和5-2就是公寓房。記者看到,兩幢樓基本也已人去樓空,窗框、門框大多都已經拆掉。與這兩幢樓相鄰的,就是原來市住建局和公積金太倉分中心的辦公樓。這里的辦公樓共有4幢,幾臺挖機正在加緊作業,后面的兩幢樓已經拆除。 城廂鎮城市更新指揮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勝利村地塊共有居民77戶,到22日晚,已經騰房的有46戶,約占到總量的6成。古松弄地塊本周進行的主要是入戶評估工作,共有10個評估小組在加班加點工作,目前也已經處于收尾階段,這一地塊上共有居民和商戶等670戶,到22日晚,已評估621戶,評估工作完成率超92%。此外,原城三小地塊上,正在抓緊做好宣傳和摸底工作,下周,評估工作就要全面啟動,評估工作人員將轉戰這一地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