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委常委會專題調研港區,既看成績亮點、也查短板不足,協調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匯聚起拼出“太倉速度”、全力振翅高飛的強大合力。市委書記汪香元主持調研港區工作匯報會,太倉港口管委會主任邵建林,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衛江,市委副書記徐志強,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紅星,市政協主席趙建初等參加會議。 汪香元指出,近年來,港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明顯成效,物貿主營收入和規上工業產值均突破千億大關,成功引進夸特納斯、星河動力火箭等一批優質項目,港城包括浮橋功能形態不斷完善,省級以上開發區排名上升至15位。同時,港區抓細抓實生態環境保護、常態化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工作,為全市長江大保護、社會安全穩定做了很多工作,市委、市政府對港區工作是肯定的。 對于港區下一階段工作,汪香元強調,要瞄準勇攀新高這個“風向標”,在大步趕超進位上突破跨越。港區是全市唯一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全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以港強市的主陣地,必須在更高的坐標系中謀劃推動發展。要圍繞“五年翻一番”的目標來努力,想方設法在經濟總量、財政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等方面實現大幅提升。要一年接著一年干、拼命打好翻身仗,全力躋身全國經開區“第一方陣”。要拿出舍我其誰的擔當,更加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 汪香元指出,要抓牢項目引建這個“牛鼻子”,在做大優質增量上突破跨越。港區作為全市招商引資的主戰場,項目建設的壓艙石,必須扛起大擔當、展現大作為。招商引資要精準化、專業化。在招大引強上下更大功夫,緊盯世界500強、大型央企和行業頭部企業,開展定向招商、精準招商;在招新引優上下更大功夫,集聚更多科技含量高、投入產出高的優質項目;有一支專業化的招商引資隊伍,有一套高效運作的機制。項目建設要往前趕、趕在前。全力全速推進41個市級以上重點項目建設。服務保障要多維度、高效率。項目審批要更加高效,要素保障要更加精準。 汪香元強調,要做強臨港產業這個“強引擎”,在加快創新轉型上突破跨越。港區是我市臨港產業發展的主陣地,接下來要加快構建競爭力強的臨江產業集群。做強現代物貿,要從建設高能級樞紐網絡、打造區域性貿易中心、培育多元化物貿業態三個方面發力,推動“物流通道”向“物貿基地”轉型,打響“建總倉到太倉”品牌。做大制造業,要從更大力度提升產業規模、更深層次提升產業質效兩個方面發力,努力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沿江先進制造業基地。提升競爭力,要強化數字賦能、創新賦能,高標準抓好科創載體建設,不斷拓寬招才引智渠道。 汪香元指出,要建好港口新城這個“副中心”,在做優綜合環境上突破跨越。港區要牢固樹立“大港城”概念,持續深化產城大融合、區鎮大統籌、環境大提升,努力打造品質一流、職住平衡的現代化濱江新城。以“系統思維”優化發展布局,推動區(鎮)港規劃、產業規劃、城市規劃相互銜接。以“一流標準”完善功能配套,加大優質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供給。以“極致追求”做優營商環境,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以“底線思維”抓牢安全環保,更大力度抓好長江大保護,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繼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汪香元強調,要建強干部隊伍這個“硬支撐”,在激情干事創業上突破跨越。港區干部要錘煉善作善成的能力本領,加強學習研究,真正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家里手。要發揚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聚焦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創新轉型等重點工作抓好落實。要展現馬上就辦的工作作風,拿出高人一籌的見識和雷厲風行的速度,努力用工作的高效率贏得發展的快節奏。 邵建林表示,太倉港將牢牢堅持物流轉物貿方針不變,緊緊圍繞港口大進大出優勢和口岸功能、營商環境等有利條件,大力發展高端海產品、進口水果、鐵礦石、木材、煤炭、石油制品等貿易,做深做細港、產、城融合發展文章,推動“物流通道”向“物貿基地”轉型。同時,一以貫之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推進綠色星級港口建設,打造木成林、樹成蔭、港成景,內涵豐厚、吸人眼球的“網紅打卡點”,全力打造“長江最美港口”。 胡衛江要求港區定位要更高,大手筆謀劃未來,全力以赴為太倉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不斷提高在全省和全國經開區排名。規劃要更優,在體制上推動產城融合,在機制上推動城港協同,確保各類規劃合理銜接。體制要更活,探索靈活的用人機制。產業要更精,立足港口特色,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先導產業,聚焦產業細分領域,引進更多優質項目,形成板塊間差異化發展。開放要更靚,充分發揮港口優勢,持續壯大物貿產業,大力發展新業態。科創要更強,從眾創空間、大院大所、企業研發、人才引育等方面著手,不斷完善創新生態。探索要更前,做好服務貿易等相關課題研究,持續推進破題攻堅。 會上,港區作了工作匯報,有關部門作了交流發言。會前,汪香元一行實地調研了疏港鐵路港區站場、星河動力項目現場、鋼領地塊、港區醫院項目現場、港城中心區擬開發地塊、全球特色商品展銷中心擬建地塊和太倉港大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