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毛片A片免费不卡,黄色毛片免费播放高清完整版,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人人澡人人爽,大j8黑人bbw巨大888,99久久精品国产免看国产一区

                         T

首頁 » 本地新聞 » 正文

瀏河 在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蝶變躍升”

  • 發布時間:2022-9-13 10:37:00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太倉市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今年以來,瀏河鎮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推動高質量建設全域旅游的濱江田園城鎮,經濟運行保持了總體平穩態勢。1至6月,全鎮完成一般公共預算稅收收入3.18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6.90億元。

  

  上半年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

  

  抓投入 促轉型

  經濟運行逐步企穩  

  

  工業經濟企穩向好。1至6月,完成工業投資8.80億元;工業總產值69.99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2.68億元;規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1.88億元,增長3.61%;高新、新興產業產值占比分別提高至71.54%和63.78%;注冊外資3804.36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291.40萬美元,增長12.42%;新增法人企業市場主體339戶,增長25.50%。項目引建成效顯著,成功引進瀚泰智能科技等注冊資本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8個,其中超億元項目6個。江蘇信步新材料科技等6個項目簽約落戶,蘇州鈴蘭醫療用品等8個項目竣工投產。

  服務業提質增效。七十二家村田園綜合體項目加速推進,民宿集群初步形成。樂農農旅項目加快提檔。古鎮配套持續完善,消費新業態日益豐富,首個年輕化互動交往空間建成投運。省級放心消費示范街區創建持續深化,古鎮黨群服務站順利開放。全域旅游智慧平臺高效運行,“吃住行游購娛”綜合服務全面集聚。悅格、浩達等重點服務業項目加速發展。

  現代農業穩步推進。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示范鎮加快建設,蘇州長江口農文旅示范園創建穩步推進。夏收夏種工作圓滿完成,收割小麥1.95萬畝,播栽水稻2.18萬畝。翠玉梨等特色農產品獲評省級獎項,6000畝綠色食品申報有序推進,怡安食品、研海食品等市級龍頭企業加快培育。高分通過蘇州市級農事服務中心、特色機械化示范基地驗收。“三資”監管體系不斷完善,村級項目全部納入鎮平臺規范化管理,清繳欠租專項行動高效開展。農業合作社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組織申報蘇州市級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15家。

  創新動能不斷釋放。引才賦能精準高效,成功舉辦“江海匯才”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蘇州市級以上領軍人才參評入選創歷史新高。存量資源提質增效扎實開展,富田、海祥產業社區項目有序實施。科創載體強勢發力,復安長三角科創孵化賦能中心建成投用。意欣智能獲評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項目,梅克卡斯建成蘇州市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貫龍電磁線榮獲2022年度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立項。

  重建管 提面貌  

  城鎮品質有效提升  

  城鄉建設日益完善。堅持規劃先行,深化多規融合,村莊規劃不斷完善,國土空間規劃全面推進,城市更新概念性規劃穩步實施。錢涇小區、閘北二區三期安置房加快建設。高鐵商務區、智能制造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地塊動遷工作扎實開展,完成“清零”地塊6個、騰出凈地342畝。“四好農村路”建設有序實施,新塘路等農路提檔升級全面完成。基礎設施配套不斷夯實,東港路提檔升級工程完成,路燈智能化改造等項目有序推進。

  城鄉管理不斷優化。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工作扎實開展,各類問題整改完成率100%。城市精細化管理全力推進,各類專項整治深入開展,聽海路商業街常態化管理機制逐步形成,鎮容環境秩序顯著提升。國土空間全域整治保持高壓態勢,拆除各類違建19.64萬平方米,盤活存量建設用地273.89畝。垃圾分類工作縱深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省級試點有序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強勢推進,105個自然村莊點位實現長效管理。省級、市級健康村(社區)創建工作扎實推進。

  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實施,空氣質量各項指標穩居全市第一。長江大保護扎實推進,禁退捕工作持續深化。“河長制”改革持續深化,陸窯塘生態河道建設基本完成,35項“一河一策”任務高效推進,6項重要河湖“一事一辦”任務有力落實。“333”行動精準攻堅,6家企業完成雨污分流整改。瀏河閘國考斷面整治提升工作有序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強保障 惠民生  

  公共服務不斷加強  

  公共服務精益求精。總投資約7000萬元的6大類9項民生實事項目全力推進。新塘小學食堂、體育館翻擴建工程穩步實施,明德二小、二中主體結構基本完成。新塘衛生院異地遷建有序進行,村鎮一體化衛生醫療水平不斷提升。常青集貿市場提檔升級加快推進。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健全,頤悅園公建民營平穩過渡。文化供給持續優化,“江南畫風”線上云展覽等系列優質活動陸續上線。

  社會保障全面提高。瀏河人力資源市場正式啟用,累計提供崗位1000余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加大,兌現返還505萬元。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不斷兜牢,走訪、慰問困難家庭207戶,累計發放各類社會救助和殘疾人補貼262萬元。退役軍人事務深入開展,發放全市首張退役軍人優待證。與陜西樓觀鎮扶貧協作持續深化。

  社會治理深入推進。“智慧瀏河”指揮平臺深入開發,基層治理新模式不斷完善,“多網融合”格局加快構建,受理各類辦件7634件。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成果不斷鞏固,“小善大美,文明瀏河”名片持續擦亮。“八五”普法深入開展,“暖陽一號”等公共法律服務行動有力實施。鎮、村兩級人民調解委員會作用充分發揮,掃黑除惡、特殊困難群體救助幫扶、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專項整治行動縱深推進。

  安全生產平穩有序。堅持“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全面壓實黨政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有力推進,10個三級掛牌督辦重大隱患全部完成整改。食藥安全監管不斷加強,積極推動“老瀏河”創建省級“名特優”小作坊。“331”專項行動全面深化,鎮級消安委專班實體化運轉,火災防控督察有效落實。既有建筑、城鎮燃氣、農村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深入開展,小臨工程聯管聯處機制切實加強。

  強作風 優服務  

  政務環境更加優化

  依法行政扎實推進。堅持依法治鎮,法治政府建設持續深化。法律顧問作用充分發揮,政務公開力度持續加大,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綜合行政執法程序進一步規范,辦理行政處罰案件87起,辦結率100%。自覺接受鎮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鎮政協工委的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34件、政協委員提案2件,滿意率達100%。

  利企為民切實提升。完成“15分鐘醫保服務圈”省級示范點創建,“一窗受理、全科辦理”改革實踐持續深化。“不見面開標+電子評標”高效開展,政府采購“不見面”開標實現常態化。探索“容缺預審”機制,項目建設全面提速。全市首推法人及個體工商戶市場主體“注銷一件事”,提供“1+N”證照聯辦服務,市場主體退出成本大幅降低。增強政務服務“好差評”監督閉環,鞏固延伸服務鏈條。人民來訪接待中心榮列省級“人民滿意窗口”先進單位。

  作風建設務實高效。扎實開展各類走訪活動,黨政領導掛鉤聯系服務企業制度有力實施。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強化“一崗雙責”,縱深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厲行勤儉節約,嚴控“三公經費”。內部審計制度進一步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進一步完善。政府債務有序化解,國資公司和編外用工管理進一步加強。

  

  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圍繞高質量建設全域旅游的濱江田園城鎮目標,瀏河鎮將準確把握現代化建設的時與勢、高質量發展的機與謀,爬坡過坎勇攻堅,奮力前行譜新篇,在經濟發展、城鄉建管、生態環境、民生事業和自身建設等五個方面持續發力,全面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全力推進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堅持項目為王,注重創新驅動,守好經濟發展主陣地

  

  發起項目引建新攻勢。把握招商窗口期,用好云招商、云洽談等方式,針對高端裝備制造等重點領域進行精準招商。做強重大項目引擎,重點跟蹤對接總投資36億元的17個項目。緊盯12個重點項目建設進度,確保10個項目年內竣工投產。高標準建成109畝濱江興業港,打造高端產業聚集標桿園區,做大工業經濟總盤子。加快打造16萬平方米臨滬科創城產業社區,做足“騰籠換鳥”文章。

  形成科技轉型大陣勢。加快兩化融合進程,確保規上企業數字化改造新增40家,實現規模企業基本覆蓋。做優復安長三角孵化賦能中心、慧創未來、眾創空間3大科創載體,年內新增落戶10個以上科技人才項目。做大高企培育蓄水池,全年認定高企30家以上。打造創新引擎,建成省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確保全年引育蘇州市級以上領軍人才6個以上、太倉本級領軍人才8個以上。推動好博醫療科創板上市實現階段性成果。

  營造全域旅游強聲勢。緊盯七十二家村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確保年內開業一批高端民宿,項目整體實現試運營。加快樂農二期開發進度,打造農文旅項目兩翼發展新格局。持續豐富古鎮業態,加快打造一批特色人氣店鋪。優化旅游要素供給,做靚瀏河海鮮美食品牌,拓展智慧旅游系統功能。落實民宿、農家樂登記備案制度,打造瀏河精品民宿集群口碑。舉辦江海浪玩節等系列活動。

  

  堅持系統謀劃,注重建管結合,構建城鄉美麗新格局

  

  統籌城鄉規劃建設。完成城市更新概念性規劃、村莊規劃編制,形成多規有機銜接。全力攻堅重點地塊動遷,完成市級“清零”地塊9個。推動6萬平方米綜合型消費載體開工,優化城鎮功能配套。有序推進10個地塊城市更新,全力推進安置房項目建設,持續完善城鎮基礎設施要素,完善濱江興業港配套道路框架。

  提升城鄉管理水平。聚焦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進一步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推進國土空間全域整治,拆除各類違建超36萬平方米,完成拆舊復墾650畝以上。強化交通干線、重點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深化新塘管理區長效管理。縱深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穩步推進“廁所革命”,持續提升物業管理行業監管水平。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抓好農業農村現代化示范鎮建設,打造蘇州長江口農文旅示范園,提升農業合作社發展質量。培育太倉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家。持續深化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新建高標準農田1200畝。做優“古港瀏河”特色農產品品牌,壯大特色農業產業,不斷提升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鼓勵合作社抱團聯合發展,做大做強村級集體經濟。壓緊壓實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持續完善職業農民、農業委培生隊伍建設。

  

  

  堅持綠色發展,注重環境改善,厚植生態文明新優勢

  

  扎實推進綠色發展。鞏固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成果,推進高質量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堅決落實十年禁漁任務,持續推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修復。穩步推進重點行業清潔化生產改造,持續加大“散亂污”企業整治力度,精準做好污染源頭管控,有序開展重點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和揚塵污染治理。

  系統提升環境治理。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大氣污染防治管控,持續深化“一斷面一方案”,突出抓好涉水污染源整治。深化“河長制”改革,完成8條劣Ⅴ類河道整治,建成11條幸福河湖、4條生態河道。深化“333”精準攻堅行動成果,建成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達標區1個。

  著力改善農村面貌。加大農房翻建管控力度,因地制宜分類提升村莊風貌。進一步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運行機制,夯實農村環境提升的基礎保障。深化村莊環境長效管理,壓緊壓實各類環境治理工作。強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加快農村生活污水管網建設。

  

  堅持用心用情,注重以民為本,開啟共建共享新篇章

  

  夯實社會保障基石。依托鎮級人力資源交易中心強化用工信息精準對接,建立健全勞務協作交流機制。常態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健全農民工工資治欠保支長效機制。深化與陜西樓觀鎮對口協作,認真抓好“陽光扶貧”結對幫扶工作。持續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常態化做好退役軍人“一人一檔”建設。

  優化公共服務供給。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大民生事業投入比例。加快明德二小、二中配套建設進度,完成新塘小學新建食堂和操場工程,建成投用新塘新建衛生院,完成瀏河文化書場改建。持續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泛開展各類文體惠民活動。完成常青集貿市場提檔升級,順利改造4個老舊小區。深化社區治理創新,持續開展社區分類治理試點工作,實現發展型幸福社區全覆蓋。

  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優化聯管聯處機制,加強跨部門聯合執法,做優城鎮精細化管理。完成“智慧瀏河”五期開發,強化“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提升城市治理和精準防疫水平。縱深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全力做好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331”專項行動,配強應急處置隊伍,切實做好防汛應急搶險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