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科技、教育、人才創新的內容,在我市教育、科研等領域引發了熱烈反響。 ■“勇擔教育新使命 共繪強國新藍圖”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省太高校長陳國良堅守教育崗位22年,一路見證太倉教育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感責任重大和使命光榮。我將以一往無前的奮斗者姿態,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在建設教育強國的事業進程中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為推動太倉教育高質量發展、打造‘家門口的好學校’、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和早日實現太倉教育‘一沖刺,三提升’發展目標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為打造強勁航空中國心貢獻力量” 趙運生是太倉點石航空動力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帶領支部黨員在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 “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讀到此處,趙運生深感振奮。他表示將帶領支部全體員工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用心專注于小型航空發動機的設計研發與產業化,“心無旁騖全身心投入,為打造強勁航空中國心貢獻全部力量”。 “我們自主研發的550公斤推力級渦噴發動機已經在今年初實現首臺發動機下線。”趙運生表示,公司在8月份對發動機完成了優化設計并投產一批新驗證機,目前正在緊鑼密鼓開展定型驗證試驗。公司對產品的順利推出充滿信心。 ■“努力解決國家重大‘卡脖子’技術問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這讓我們深受鼓舞,也讓我們更有信心把科研做好,把企業經營好,為中國航空航天事業作出積極貢獻。”江蘇華鈦瑞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榮華表示,作為科研工作者,他將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某個單點進行深耕,實現技術突破,為解決國家重大“卡脖子”技術問題貢獻人才力量。 目前,華鈦瑞翔已掌握航空級鈦基合金母合金制備、鈦合金精鑄用高惰性模殼制造和大尺寸薄壁件近凈成形等核心技術。“通過緊抓中國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領域快速發展的機遇,華鈦瑞翔致力于成為全球前五、國內領先的鈦鋁合金材料及葉片供應商。”面向未來,劉榮華表示,在太倉良好的人才政策支持下,公司將通過自主研發的技術和設備,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產品,為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