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幕前,實時顯示著項目現場安全建設情況,風險隱患清單及進展一目了然……這是記者日前在市水務集團“太倉水務安全監管平臺”前看到的一幕。而該安全監管平臺的建成,正是源于市紀委監委制發的一份紀律檢查建議書。 前不久,市紀委監委在案件查辦和日常監督中發現,市水務集團黨委在安全生產領域存在監管職責履行不力、屬地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等相關問題,于是按照責任落實、改進作風、健全機制、推動整改的原則,向該集團黨委開出安全生產“藥方”,制發了《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紀律檢查建議》,督促企業黨委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深挖病灶、靶向糾治、舉一反三,全面杜絕并堵塞安全生產領域的問題隱患和監管漏洞,不斷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 “安全生產是底線、紅線,更是生命線。”市水務集團黨委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紀律檢查建議書要求,集團不僅以“現場安全監管+信息化云平臺”實時監管模式,提高風險管控和事故防范能力,還召開了警示教育大會,對責任落實不到位的人員進行了通報,教育全體人員要以案為鑒、吸取教訓。 在整改過程中,市水務集團還會同相關部門緊盯重點場所、重點部位、重點環節,加大安全隱患排查、監管巡查的力度,對發現的相關問題要求立即整改。對于整改不到位、處置不及時的,追究相關責任,全力維護安全生產的平穩態勢。 一手抓常態化監督檢查,一手推動制度建設。市水務集團取得的整改成效,得益于市紀委監委把監督檢查與堵塞制度漏洞、強化監管相結合,通過制發建議書,推動并解決安全生產領域背后的共性問題、深層次問題,督促相關部門完善生產安全法規制度,建立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預防控制體系,堅決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今后工作中,我們將堅持一案一建議一促改,充分發揮好紀檢監察建議書標本兼治作用,壓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不斷提升行業治理水平。”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