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召開“新年第一會”,企業家坐“C位”,主題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吹響奮力打造全球具有領先地位的“智造之城”的嶄新號角。 會上,有發展藍圖,有政策舉措,給予企業家們拼搏實干滿滿誠意。會下,以產業立市的太倉,憑借著工業制造業資源稟賦,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持續發力,聚力做大產業集群、做強創新升級、做深對德合作,加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全力推動在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做示范。 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優做大做強實體經濟,企業是主體。博納環境設備(太倉)有限公司是德國博納集團的亞太地區總部,其研發制造的空氣處理設備被廣泛應用于制藥、電子半導體、汽車制造噴涂線等工業場景。公司中國區副總裁吳慰德介紹,鈑金折彎是裝備制造的基礎步驟,作為產品生產的一環,自動折彎設備正是博納環境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關鍵發力點。“引入自動化設備后,可以實現360度自動折彎,效率是普通設備的3至4倍,折彎精度也精確到毫米。”吳慰德表示,公司還自行研發精益管理系統,將設計、技術、生產、出貨等環節全鏈條串聯,壓縮生產能耗15%以上。 德企生產一向注重智能化與低碳化相結合。目前,我市德企實現“智改數轉”全覆蓋,單位產值能耗低于0.019噸標煤/萬元。圍繞新型工業化強調的綠色低碳發展,博納環境通過研發制造高效能量回收系統,助力推動綠色制造和服務體系的構建。吳慰德告訴記者:“我們產品內部電機的能效達到了IE5最高級,部分產品利用新排風溫差,可以降低新排風處理能耗,讓客戶在使用時達到節能降耗的效果。” “做航空、到太倉”是我市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另一張特色名片。去年,位于航空新材料創新園的江蘇華鈦瑞翔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技術轉移,正式進入鈦鋁合金低壓渦輪葉片的量產交付階段。通過自主科技創新,華鈦瑞翔成功為航空發動機減重,為中國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領域貢獻了突出力量。“目前這款葉片全世界只有5至6家公司可以生產,中國僅我們一家。”公司總經理劉榮華表示,“我們采用熔模精鑄一體成型技術,相對國外采用鍛造、機械加工或者3D打印等技術,我們在效率和成本上有明顯的優勢。”談及蘇州日前召開的推進新型工業化工作會議,他也表示,會議關于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目標清晰、政策給力,華鈦瑞翔將繼續立足科技引領、創新驅動,打造一流航空產品,與太倉航空航天產業發展同頻共振,為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以產業為抓手,我市推進新型工業化的后勁持續增強。市工信局局長方海寧表示,我市將集中力量推進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產業補鏈強鏈延鏈,全力做大主導產業“基本盤”。加快發展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產業,不斷提升產業標識度。積極搶抓低空經濟、光電子產業、綠色低碳經濟等新賽道。強化創新驅動,進一步落實“智改數轉網聯”新三年行動計劃,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標桿,建設更多綠色工廠(園區)、零碳產業園,探索打造綠電、光伏示范項目。構建產業生態,持續推進中歐(太倉)綠色數字創新合作區建設,深化中德企業配套協作。健全企服中心體系,動態掌握企業需求、高效解決企業問題。統籌用好招才引智渠道,為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