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來到沙溪鎮半涇村錢家涇巷,看到橫蔡涇河道兩側石駁岸上掛著黑色的管道。半涇村工作人員曹恒表示:“兩岸10多戶居民的生活污水通過該管道流入市政管網,確保該區域的生活污水‘一滴不漏’,最終進入污水處理廠。” 據了解,在無法地下埋管的區域,該村采用了沿河掛壁的污水收集方式。曹恒告訴記者:“這種方式不需要開挖路面,更受群眾歡迎。”目前,橫蔡涇污水接管整修項目已接近尾聲。在春節前,該區域還將建成一個小型的污水提升泵站,讓排污更順暢。 沙溪鎮河道密布,農宅大多臨水而建,河道與街巷縱橫交錯,構成了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包括沙溪古鎮在內,較多區域需要采用沿河掛壁的污水收集方式。沙溪鎮農村工作局工作人員王侃介紹,按照應接盡接、應收盡收原則,僅在2022年,沙溪鎮就完成了西市社區大浜、松南村木勺堆、半涇村錢家涇巷橫蔡涇、洪涇村周涇等污水接管及水質提升工程,杜絕了污水直排河道,保護了鄉村風光。“污水管道都是采用UPVC材質,一般來說使用壽命能夠達到10年。接下來,我們將加強維護,讓設備正常運轉。”王侃說。 |